前天“中国网络游戏评测”一事引起了不小关注,一晚过后,众up主一脸懵逼,说没有去,更是引发众人想象。

然后有许多姬友私下里在问:姬发生什么啦?

我没法一一作答,所以写篇文章说说自己知道的东西、和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确实去了。上周,一个我认识数年的自媒体朋友联系我,询问我是否有兴趣去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网络游戏测评专家组筹备会议,并告诉我这次会议邀请了多个游戏自媒体和up主。出于想与同行前辈交流学习的想法,我答应了,打算去看看。后来,该协会给我发了份参会通知。

5月24日,我前往参会,不仅看到了游戏自媒体大佬,也见到了协会相关人员。在交流沟通中听取了大家的观点,以及会议结束后在私下账号运营方面获得了一些实用的建议,不由感慨说受益良多。

姬友们肯定好奇会议的情况,所以我具体讲下我观察到的情况,主要分为五点。

其一,协会为什么要发起评测;其二,如何保证公正与合理性;其三,谁来制定评测标准;其四,评测哪些游戏;其五,参会人员来此的作用。

第一点,有人问,市面上游戏推荐游戏评测非常非常多,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协会想推出一个评测?对此,协会工作人员给我的回复是,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评测,希望能给予玩家一定参考,鼓励厂商做出更优质的游戏。

官方出发点虽好,但知道其亲自下场做此事,我又有些迟疑。因为我作为一名普通玩家知道,玩家们本就会给一款游戏好不好玩做出评价,而官方主导的评测会不会变成企业的枷锁,或是寻租的温床?说白了就像玩家们质疑的那样,你是否会成为一个收保护费的?

第二点,协会给出的讲解是,会针对游戏做出区分,评测涵盖一百多项目,具体到某款游戏,诸如买断制和含有内购的游戏和既买断但又有内购的游戏会给予不同方面的侧重,且评测会不断更新。评测会邀请大量玩家参与,并且会对玩家进行筛选,且全程保密,不记名。而所有的评测指数,还会进行类似去掉部分最高分去掉部分最低分这样的操作。

但这又会涉及到新的问题,筛选玩家的标准是什么呢?如何让大家知晓并参与?不记名是不是可能出现黑箱操作?不同玩家间游戏感受方面必定有大不同,如何去平衡这种不同?究竟一款游戏要召集多少玩家评测?如果大量玩家不知道一款游戏在征集评测,参与的那些玩家又能代表他们的想法吗?这些都是我的疑惑。

第三点,这些评测标准是由谁来建立的?据工作人员所说,标准内容是先在筹备会议上讨论,提交到协会标准委员会,再由协会发起的。 但当天没有提这过程的组成人员是谁,所以至少我是不知道名单的。

第四点,参与评测的是有版号游戏。

第五点,当天受邀参会的人员,基本上就是发表一下想法与疑问。对,你要是问手谈姬过去干什么了,我就是听取了协会的想法、制定的评测规则的部分内容,并提出了一些疑问,会议就结束了,那么我想应该是类似于记者。所以看到网上很多人说,我要收保护费了,我要狂收钱了,我也会满头问号。总之,我既不参与规则制定,也没有进行游戏评测,当天没有十五款游戏会被首先评测,我知道这个信息也是看了视频才知道的。说到底,我根本没资格去定什么标准。

没想到的是,前天右小死用个人号发布了视频,还没有说得非常细,虽然他确实是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成员(当天会议中有介绍),但他的个人号与官方号是不可划等号的,留下了很多没有解释的地方,并且将到场的自媒体与up主,以及没到场的up主名单放到了评论区,这是一个严重错误。当时手谈姬看到自己名字列在众多游戏自媒体大佬中间,更是不胜惶恐。

总而言之,对于游戏这种没有固定参数的虚拟产品,评测规则制定、评测人员选拔的透明度,评测的独立性、利益相关、反馈和改进机制等等方面,本就很难面面俱到,没法令所有人信服。

我此前从来没有参与过类似的会议,和协会也没有任何关系,参会中也只是进行了旁听,我自认为只是一个对acg抱有热爱的个人,并不是什么专家,未来还是会以一个玩家的身份发表自己真情实意的观点,也不会参与到以上评测的任何行为当中。

对于私信中的种种担忧和询问,最后说一句,抱歉,让大家担心了!